从1934年建校初期“清操厉风雪”的于右任先生,到今天“麦田里的巨人”王辉教授,西农名师的历史一脉相承。作为西农学子,我在西农11年(本硕博,1999年-2010年);作为西农教师,我在西农5年;这16年来,更是体会到了“教师”二字的意义,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。我的导师,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、陕西省教学名师、陕西省师德标兵——陈宏教授,则是大学教师中榜样最好的体现。
有理想有信念
陈老师,他总是带着“亮剑”的气势与豪情。从海外漂泊八年的归国游子到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”的杰出教授;从导师的学生到学生的导师;从壮志满怀的青年才俊到治学严谨的麒麟名师。岁月改变了他的容貌,染白了他的眉鬓,也积攒下了35年的宝贵的教学经验,更是为社会输送了百余名博硕英才。变的是悄悄爬上眼角的皱纹,不变的是眉眼间对学子的关爱;变的是嘴边泛白的胡须,不变的是心中对科研事业无悔的奉献。
有道德有情操
陈老师,他总是很忙,经常要出差,但却从来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。多少次都是下课之后就匆匆赶往火车站。公务再忙,也没有忘记一位人民教师的职责。研究生的课大多是四节连上,当台下的学生坐也坐不住的时候,一看陈老师,这位年逾半百的长者站在黑板前认真地书写着,他们安静了,感动了,认真了。是啊,站着连讲四个小时,对于一位花甲老人来说实属不易!
有学识有毅力
陈老师,他总是醉心学习,醉心科研;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40余项,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等30余次,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5项,编写教材和论著12部,作为通讯作者发表国际SCI论文260余篇。这些卓越的成就不仅源于他扎实的学识,还来自他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的精神。你无法想象年逾花甲的他,每天早6点,晚12点,中午还不休息的工作、学习,几十年如一日,是如何坚持下来的?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!
有大爱有仁心
陈老师,他总是身体力行地播撒着大爱。做大事之人必有大爱,成大事之人必有大德。黑板上坚持的板书素白却字字珠玑,那本泛黄的教案倾注的尽是心血;课件里每一张图片,每一段文字都是他亲自制作,他总是说“不亲自上手,我怕学生不理解”;逐字逐句、通宵达旦地帮助学生修改论文,哪怕累到腰酸背痛,难以走路……对于这些,陈老师说他已经停不下来了,身为教授、博导,有各种工作在那里等着,就像穿上了“红舞鞋”,必须不停的跳下去,不能懈怠!
在生活上,他处处替学生着想,关爱着他的学生。拿我来说,我一直记得,因时间紧迫不能从军科院赶回学校,我的博士保送的考核答辩是陈老师替我讲的;2007年我出国留学时, 交留学基金委的2万元保证金是陈老师和师娘替我垫付的;2010年刚留校时,因学校政策没有分房,手头积蓄不多,买房的钱还缺一大半,正难为的时候,又是陈老师替我补上了首付的缺口;孩子第一次高烧必须从杨凌示范区医院转院时,是刚会开车的陈老师将我们母子俩送往西安,直到第二天办好孩子的住院手续后,老人家才急急忙忙赶回学校,参加下午2点的一个的重要会议……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事情,发生在我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的身上,我们爱他我们的导师-陈宏教授。我们愿意做像他这样优秀的大学教师!
食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陈老师,一个甘为人梯,提携后生的大家;一位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“四有”名师,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与学习,是我学业乃至生活上永远的导师,更是我们年轻教师追求卓越、献身教育的榜样!
六十一年风雨,学贯中西化绸缪;三十五载大爱,热血执笔写春秋。
这就是我的导师,我的榜样—陈宏教授。
作者简介:潘传英,女,1980年7月生,四川达县人,博士、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2003.07获437ccm必赢国际动物科学学士学位;2006.07获437ccm必赢国际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硕士学位;2010.06获得437ccm必赢国际遗传学博士学位,师从陈宏教授和Colin E Bishop教授(合作导师),并被评为陕西省“优秀毕业研究生”,同年留校任教。